東巴文是一種十分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像,後來發明瞭紙,才把這些符號圖像寫在紙上,成為東巴文經典。 由於東巴掌握這種文字,故稱東巴文。隨著納西族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在明末清初,麗江的一些東巴,創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東巴什羅後代弟子創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對東巴文的改造和發展。納西族創造了兩種古文字,而且至今還使用著這兩種古文字,這在世界文字發展史上的確是個奇跡。東巴文被稱之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東巴經是古代納西族東巴祭司用東巴文和格巴文書寫的數以萬計的東巴經書,這些經書是記錄了古代納西族先民的語言、文字、社會、歷史、經濟、天文、曆法、地理、神話、宗教、哲學、詩歌、音樂、舞蹈、繪畫、美術等內容的文化寶庫。 在眾多的東巴經典中,《創世紀》、《黑白之戰》、《魯般魯饒》,被稱為納西族東巴經文學中最優秀的代表性作品。東巴經中的神話傳說故事,是納西族東巴經文字中最有藝術魅力的作品。
象形漢字的演變活化石:納西東巴圖字(Dongba script)
依據考古挖掘和基因的科學研究,現代人類(Humans or Homo sapiens)大約在距今20萬年前的最新世期間在非洲出現。人類從非洲遷移到亞洲的方向,是從西向東由南而北。也就是大致上是西南往東北的方向。
口語在前,文字在後。依據考古學的發現,最古早已經完整書寫的系統文字,是古埃及文字,大約在西元前3400年。以直立人類(Homo erectus)的歷史來說,文字至少要落後口語約250萬年,以現代智人(Homo sapiens)的歷史來說,也至少要落後約20萬年。
父系血緣Y-DNA的C單倍群(Haplogroup)和D單倍群是大約在5萬年前第一批自非洲遷移到亞洲的人類,而後他們和第二批大約在3萬5千前的不同路徑遷到亞洲大陸的N和O單倍群混融。其中N單倍群是從中亞由西向東遷到支那大陸北方和東北亞,O單倍群則是從南亞由南向北遷到支那大陸北方和東北亞。
同樣的,口語在前,文字在後。依據考古學的發現,最古早已經在支那大陸完整書寫的系統文字,是甲骨文字,大約在西元前1400年。以第一批自非洲遷移到亞洲的人類的歷史來說,至少要落後約5萬年。
口語必定是隨著人類遷移的方向傳播,文字雖然比較晚出現,是否文字也應該是隨著人類遷移的方向傳播?在現今的基因科學研究尚未確認所有人類都是源自於非洲以前,所有的文字的傳播和演變的相關推論都是根據考古挖掘的考據。如今,這些推論是否正確?
原本被認為是支那大陸象形漢字的源出形式的甲骨文字,依據支那史書的記載,後來是由倉頡造字或收集整編流傳下來成為後來的象形漢字。但是在人類遷移到亞洲後的這約有3到5萬年的漫長期間,支那大陸的象形文字的演變過程為何?是從黃河流域往外演變傳播,還是隨著人類遷移的方向,也就是大致上是西南往東北演變傳播?
這約有3到5萬年的漫長期間,支那象形文字的演變不可能是空白,直到較簡單的甲骨文出現。隨著支那大陸西南雲貴高原地區的納西民族(Nakhi)所使用的東巴象形文字逐漸被研究,支那象形文字的源出應該是更接近南方。
在這些圖文中,可以發現,納西東巴文字比古漢字也就是甲骨文字,還要更為複雜生動象形。與其說是用「寫」出來的文字,不如說是用「畫」出來的圖字。
支那象形文字是由複雜的圖象逐漸演變為簡單的象形文字。也就是說,納西東巴圖字比甲骨文還要來的古早。現今還在使用的東巴文字可說是象形漢字的演化活化石。
支那的象形文字的來源是哪裡?南方或北方?
用台灣話或蠻南語念「鼠、牛、虎、馬、羊、雞、狗、豬」的發音,正好和該種動物的叫聲,慘叫聲相近。不知道納西人念這些動物的東巴圖字的發音是不是和該種動物的叫聲,慘叫聲相近?這很值得語言學家的研究:
表意的象形文字原初也是同時形聲的。而且是隨著人類遷移的方向,大致上是西南往東北演變傳播。
字形編寫:
一 人文部 二 肢體五官部 三 動作部 四 形容部 五 房舍部 六 用具武器部 七 谷蔬草木部 八 畜禽鳥獸部 九 魚蟲部 十 飲食服飾部 十一 數字時令部 十二 天地部 十三 祭祀部
參考書籍:
(東巴象形文常用字詞譯注 )
• 作者:趙淨修 編著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1年05月01日
• 語言:簡體中文 ISBN:9787222017924
裝訂:平裝
書簡介:
納西象形文字是古納西人的偉大創造,共有1400字左右,因它多為納西族祭司、經師東巴所用,又主要用于撰寫東巴經書,故稱之為“東巴謄恩”,意即“東巴文”。而取“象形”之意,納西語又稱“斯究魯究”。“斯“為木,“魯”為石,“究”為痕跡,記號。按我理解,這有兩層含義︰一是留記在木、石上的符號,蓋指刻木記事、刻石傳言,這是從載體而言;二是木石的痕跡,指描摹自然物,見木畫木,見石畫石,這是從象形文字的本義而言。合二為一,東巴象形文乃是依托自然物而生發而傳承下來的。用它撰寫的不同類別的東巴經,多達1400多卷,流布于國內和歐美諸國。東巴文和東巴經,不僅是納西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份貢獻性歷史寶藏,同時也足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寶庫中的輝煌珍品。如圖似畫的爾巴象形文字,是研究人類文字起源、衍化和發展軌跡的活化石,被國際學者稱為人類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因為它至今存活在納西族中,還在局部應用——東巴、研究家和藝術家都用它。
從20世紀30年代始,東巴文化研究長盛不衰,迄今已形成了一個叫國際性的熱點。單說編纂的字典,就有國際知名學者李霖燦的《納西象形文字字典》和著名史學家方國瑜編撰、和志武參的《納西象形文字譜》。兩書都是大全式的厚部頭,印行有限,且不那麼方便于隨攜隨翻。淨修先生的這本則別開蹊徑,專意擇取1000個字和詞,編成小冊子形式,這就與大型字典構成了有益的互補。它的問世,無疑將對東巴文化的普及性研究起到良好推助作用。
淨修先生從事東巴文化研究已數十年,早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即參與東巴經籍翻譯,整理發表了諸多東巴經敘事作品,撰有研究論作,對納西族文化的其他層面亦頗熟諳,年逾六十仍在孜孜研磨,參與開辦東巴文化學校,堅持授課。在他來說,編注這個冊子並不是很困難的事,但他卻很認真,為之花了不少心血。當中,既有前人成果的借鑒、繼承,又有自己思路的發揮,有的字屬于補遺,有的譯注體現了獨立見解。總之,他是做了一件大好實事。
方國瑜先生曾將東巴文的造字意律歸納為依類象形、顯著特征、變易本形、標識事態、附益他文、比類合意、一字數義、一義數字、形聲相益、依聲托事十項,尤以一字四聲生數義為普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